第110章 新中国风 (第1/2页)

加入书签

很快,在紧锣密鼓的几次联排之后,就到了国庆这一天。

林夏的节目在中段,上一首歌是激昂热烈的主旋律,正巧安排她这一首歌舒缓一下观众的情绪,换换口味。

国庆晚会自然少不了主旋律,不过她在华艺赛上唱的主旋律被导演安排给国家队了,她就选择了唱中国风。

自近现代以来,作曲家们一直就有尝试,比如很多华夏风格的交响乐,就是中西合璧的结果。

早期这一类歌曲的风格更为传统复古,像四大名着影视里的插曲,比如红楼梦组曲和《三国演义》的《临江仙·滚滚长江东逝水》。

都是古人作词,今人谱曲。

这些歌曲艺术水平很高,谱曲和演唱的难度也很大,大多是一些歌唱家在音乐厅演出会选的作品,或者考试比赛选的曲目,传唱度不高。

同时代的香港流行乐坛也有了《沧海一声笑》、《新鸳鸯蝴蝶梦》一类的歌曲,也是一些影视剧的主题曲,更偏传统,有一些民国老歌的影子。

最重要的是,当时没有人定义“新中国风”这样一个形象的概念。

直到周杰伦的《东风破》横空出世,中国风的狂潮掀起,这首歌也成为新旧中国风的分水岭,引起了很多轰动和争议。

“三古三新”的范式也基本成型。

所谓“三古三新”就是古辞赋、古文化、古旋律和新唱法、新编曲、新概念结合。

“新中国风”这个类别的歌曲,从曲到词都追求一种古今融合和中西合璧,重点就在于融合得怎么样。

周杰伦之后也有一大批新中国风歌曲涌现,质量嘛,参差不齐。

好的传唱度很高,不怎么样就会让人觉得像是外国人讲相声,就……挺怪的,有点难评。

与此同时,10年左右逐渐在网络上流行起来的古风音乐,也是一个很有趣的类别。

从字面上来看,就是在搞一种“古代风格”的歌曲,这一类音乐最早是由各路爱好者开创的。

这也就决定了它早期的特点,相较于曲,更注重歌词。

古风歌的作曲、编曲、和声几乎还是流行音乐那一套,顶多加一些民乐配器,不少更是直接用了外国的流行音乐重新填词。

不过歌词相较文白夹杂的“新中国风”,更追求复古,篇幅更长,有时候歌词还会显得太密烫嘴。

每首歌通常会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,有些歌曲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言情小说相关阅读: 赌石为皇,鉴宝为王 欢欢喜喜做神仙 继承灭灵师力量的我变成了女生 重生:开局告白绝症校花 心灵之窗:治疗爱情的心理学 正月明 穿越后她只想吃喝玩乐 佣兵界老大,娶了冷艳总裁 被赐避子汤,我成了皇帝白月光 绑定生子系统:穿越兽世当兽神 重生虐死渣男嫁他死对头夺他江山 状元来自垃圾场 撩拨上瘾,被渣男小叔叔蚀骨揉髓 她从棺中来! 华娱:我不是姐控 这个地府之主想还阳 医学博士穿越之调教太子成妻管严 转生人类至尊,从养女儿开始做起 蛤蟆要飞天 长公主杀疯了,摄政王跪求鞭笞